《校園真相事件簿系列》
深陷「網紅泥淖」的無辜學校
歡迎再次來到《校園真相事件簿系列》。距離上一次事件報導相隔半年,如今又與各位見面,實在無奈!這一次,又是哪間學校淪為「苦主」了呢?相信大家都已猜到,就是因為出了一位「網紅」教師,之前搭上【班班牌鮮乳】成為風暴中心的岡山國小。
「網紅」因為聲量大、能見度高,容易博得新聞版面、影響輿論,以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目的;因此,「塑造人設,維持流量」便成了網紅的「成功術」,但因而走火入魔翻車者也不乏前例。
「校園網紅」雖不多見,但也同樣良莠不齊;較不危險的只為「名師光環」,危險的就是要「英雄形象」。為此,必須找「惡人」來祭旗;找不到,就造一個!
還有人拿著「打倒校長的人數」到處炫耀,殊不知,這些案件中有多少是「遭誣含冤」!?知情者、甚至廣大旁觀者,也常提出質疑並發出不平之鳴!許多看似灑狗血的案件,事實真有如此不堪嗎?那些聲嘶力竭的控訴,真有一刀斃命的證據嗎?真相和「網紅指控的」有多少差距,就考驗看倌們的媒體識讀能力了。
而這次,被牽連抹黑的岡山國小分校主任,不忍所愛的母校遭人踐踏,便寫長文訴說這段時間蒙受的委屈,以及對母校的不捨,句句肺腑之言,感人至深。本會得到作者的同意,全文轉載如後。
※本會《校園真相事件簿系列》專門提供給「缺乏輿論聲量」的平凡教師,讓不同聲音有機會作出平衡。我們不說「揭發」,不說這才是「百分百真相」,更不煽動盲目支持;而是留給讀者理智判斷,也讓「輿論上的挨打者」有個平反的機會。歡迎會員投書!來稿請投本會信箱:ktu201151@gmail.com,註明【《校園真相事件簿》投稿】。
【原文照登】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如果不在人心,那就冀求在天心吧!
文/岡山國小灣裡分校主任林志隆114.1.10(五)
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如果這個事件牽連的只是我個人榮辱,我可以忍,但關乎校譽(岡小和分校),關乎整個教育風氣的良窳,我雖一再退讓,但卻被迫不得不做出回應。
為什麼一個原本置身風暴之外的分校主任,必須跳出來澄清呢?一個原本準備退休的人,只因心繫母校(灣裡分校)未來的發展,毅然決然取消退休的規劃,於113年8月1日回到母校服務。我感念國小6年時光母校的沈竹如老師、李蓮芳老師及其他師長對我的教導培育之恩,分校的一草一木及與我共同歡度成長歲月的同學們,所有點點滴滴的回憶都讓我對母校有著深厚、難以割捨的情感。從我80年8月1日當老師的第一天起,我就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回母校服務,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讓母校能因我的存在而變得更好。所以我絕不容許有人拿著〈灣裡分校〉的招牌來滋事,混淆視聽。
是怎樣的動機和心念,可以無中生有,難道只為心中的那股怨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有一說一,即使有一個人沒有連署,都不可以擅用灣裡分校的招牌。我是如此熱愛母校,願用生命守護她,深怕分校會因招生困難被裁撤,不想當有一天驚覺自己的母校消失了,不見了,才追悔當初沒有多盡一份心力,這殷殷孺慕之情,又豈是你們能夠體會與了解的。
我可以為了不要捲入風暴而視為不見,但為了維護母校的聲譽,為了導正教育風氣,忍無可忍只好出手,即便是因此而成為鬥爭的對象也無懼無悔,因為我就是看不慣!
時間回到上週五傍晚已是下班後〈*時間標注:114年1月3日(五)下午8:00〉,我從2個不同來源得到訊息:大意是本校有人在推動連署(主要的訴求是……祈求游柏芬校長榮任他處……),然後打著分校的名號向要爭取連署的教師同仁說:分校的老師都簽名了……,我第一時間心裡很是納悶。首先分校老師都有參與連署而我竟然毫不知情,其二,我在想,人家對外說分校的老師都連署了,那我到底算不算是一位老師?我的職章明明刻印著〈教師兼任分校主任〉,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教師〉是我的主要身分,〈分校主任〉才是我的兼職,那為什麼當別人說我已是參與連署其中的一員時,我自己居然渾然不知。怪哉!我退一步想,如果他們把主任歸類在行政人員,刻意把我排除在〈老師〉的行列,而分校其他6位班級導師只要都參與了連署,我也認了,但那怕是有一位老師沒有參與,都不可以打著分校的名義說老師們都簽了。所以我去問分校同仁知不知道連署的事?有沒有參與連署?就是基於這個理由。而當我調查後的真相是,有完全不知情的,有不想捲入紛爭只想保持中立的,真正有參與的不超過2位〈*時間標注:114年1月6日(一)上午10:30〉。本來老師想表達他們的訴求並爭取同仁的支持與連署,我都尊重,因為這是每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但有一就說一,我不能接受誇大與無中生有的事,特別是打著分校的招牌企圖混淆視聽,我絕不容許,他們的作為已踩到我的原則和紅線。
經我向當事人私下反映後,他們不但不思檢討、改進,只是一味否認。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也是我在兒童週會勉勵小朋友的話。東漢大儒楊震〈四知堂〉典型在夙昔,身為傳道授業的老師豈能空口胡言,如何作為學生的表率?當你們想方設法要揭發校長的種種不是時,卻是用這種卑劣的手段企圖帶風向、慫恿不知情的老師進行連署,遂行你們想以此為據(超過半數不支持校長留在岡山國小),以做為攻擊校長的手段與籌碼時,請問你們的〈公信力〉又在哪裡?你們口口聲聲說校長是假掰、滿口謊言的人,但當你們在我面前一再說謊,否認做過的事,說過的話時,請問又有何資格指責別人。
我本不願捲入這場紛爭,因為我全部心思只想把分校帶起來,每日所思所想都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成績,讓孩子們有所成長、讓家長及社區有感,我有很深切的急迫感,因為3月份招生在即,我不想分心蹚入這渾水。雖然我來分校前早已聽聞一些風風雨雨,但你們的過去我不曾參與,你們和校長之間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恩恩怨怨?我也無暇打聽,且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不同,我難以置喙。但令我不解的是,校長真的有像你們形容的那樣十惡不赦嗎?是貪贓枉法,胡作非為,一定要透過網路公審及連署的方式把她鬥臭、鬥垮,然後要教育局讓她〈榮調他校〉嗎?如果校長真的是那麼糟糕的人,這樣的做法豈不是〈以鄰為壑〉。是怎樣的怨念讓你們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即使一再傷害〈岡山國小〉的校譽也在所不惜?但凡有以學校、學生為念,那怕只有一念之仁,就算校長真的是妳們描述的那樣不堪,出手都不應該那麼重。到底是要多大的仇恨,不共戴天之仇嗎?才可以毫無顧及同事的情誼與對學校的情感而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意圖每日一爆,不斷的翻舊帳、雞蛋裡挑骨頭,斷章取義,用偏激、聳動且誇大的言論企圖影響輿情。校長就算有罪,但罪不致死,但你們偏要往死裡打。我無法理解你們,就像你們也無法理解我是一個怎樣的人一樣,最終導致誤判情勢,以為我會無視於你們用分校來號召、來欺瞞不知情的同事以獲取更多人的響應。你們全然錯了,只因你們真的太不了解我了。你們以為找人來分校關切我後,我就會禁聲、退縮任你們作為?
當知道了你們打著分校的旗幟連署時,我原想在本校教師晨會公開質問,但我依然顧念著同事的情誼,不想將事件的過程曝光、檯面化,只希望你們能私下給我一個說法,一個交代即可,但你們依然矢口否認,完全不知反省,我不是沒給過你們機會,但你們卻串聯產工發文,意圖把我形塑成一個校長的打手,一個製造【白色恐怖?!】的打手,把我推上了風口浪尖,逼得我不得不回擊。唉!今夕何夕?台灣民主化幾十年了,一位分校主任就有能力為虎作倀,幫校長製造白色恐怖?對我也太抬舉了,今天產工發文後我私下問了幾個被我〈關切〉過的教師同仁,禮拜一是否有被〈白色恐怖〉的感覺,他們都回說不會啊,以主任的角色這樣問很正常,講成這樣太誇張,完全不是事實,難道又是有人覺得被我〈白色恐怖〉了,然後又假他人的名義說〈校內教師感到莫名的恐慌與無比的壓力〉。校內教師如果只限於分校也就罷了,如果連本校教師也因此感受到了我無遠弗屆的威力,那就把我神話或鬼神化了。
這不禁又讓我想起蘇東坡和佛印的故事,你的世界看到的是一尊佛?還是一團屎?惟心所造。
產工(按: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發文:標題是《【白色恐怖?!】岡山國小灣裡分校主任【林志隆】追問誰連署陳情書,難道是校長【游柏芬】授意主任查水表?還是主任擅作主張?》
當我知道有人打著分校的名義進行連署時,我身為分校唯一的一級主管,當然有責任去了解是否屬實,校長沒有授意我查水表,但妳硬要說我是〈擅作主張〉雖然用詞不是那麼友善,我也可以勉強接受,但不要想把我形塑成〈校長的打手〉,我有獨立的人格,是非善惡自有判斷,我既不做阿諛奉承的人,不忮不求,沒必要當校長的打手。只因有人看到支會長去壽天,因她基於會務需求,有時候會請公出到本校,要去多久?要做什麼事?她都會主動跟我報告,公出時我也從未刁難,我只是基於同事的情誼,私下提醒她留意公出的範圍。此舉原為好意提醒,是想保護她,並非查勤,我在分校從來沒有查過誰的勤,有的只有在教師同仁不方便的時候幫忙站導護。
文內又說【游柏芬】威權專制的辦學風格,引起校內教職員民怨載道,根據教育部的成語典解釋〈民怨載道〉:道路上到處充滿了埋怨的聲音。形容群眾普遍的怨恨和不滿。請不要妄用成語,我每個禮拜兒童週會時也會向小朋友們介紹〈每週一句成語〉的典故和義涵,希望藉由日積月累的學習,潛移默化,增長他們的學識及習得古人為人處世的智慧。
請問妳:校內教職員民怨載道的比例又是多少?,還說全校將近半數的教職員爆出走潮,將近半數的依據和數據又在哪裡?可以提供嗎?又說〈許多教職員忍無可忍,「集體」撰寫陳情書,表達期盼【游柏芬】離開岡山國小校長職位的訴求。請問〈集體〉是如何定義?三人亦可成眾,就我側面所知,支會這次「集體」會議並沒有通知所有會員,是私下運作,所以〈集體〉的定義為何亦不得而知。我回到母校服務還不滿一學期,校長是不是你們口中的威權專制、無能跋扈,每個人心中自有評斷,當然,每個校長都有她/他的領導風格與行事作風,有人歡喜有人厭,也不足為奇。
沒有完美無缺的人,每個人都有他不足的地方。校長在其他同事的眼中是怎樣的人我無權代言,但我所看到的是一位很有教育理念,一心想帶領岡山國小這所百年老店創新前進的人,而我想在分校辦理的活動如〈台南議長盃鼓藝錦標賽、親子共讀與奇窯學堂DIY活動、帶領學生和家長觀賞台中口琴交響慈善音樂會、寒假機器人雙語營、直笛營等活動……〉她都很支持,甚至會自掏腰包買點心請孩子和家長們吃。這段期間校長面對排山倒海的網路謾罵與體無完膚的攻擊,她仍一再交代行政團隊要冷靜應對,不要隨之起舞,一個女校長遇到這麼幾近人格毀滅的攻擊還能夠如此平靜、從容、情緒平穩、波瀾不驚、甚至是笑臉迎人,依然神采奕奕,說實在的我也難以做到,光就這點我是真心佩服這個他們心目中〈假掰〉的人。至於她是不是在改革的過程中操之過急?所做、所為是否得罪了人?或是說話表達及溝通的方式傷到了人?……我難窺全貌,不予置評。在人生這條道路上校長有專屬於她的功課要做,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要修鍊及成長的地方。倘能放下仇恨與怨念,心中多一份善意與寬容,我相信人生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看到學校的紛擾不休,心中早就憂心不已,但因為我初來乍到,很多事情我了解有限,即使想幫上忙(調和化解……)也是使不上力,因為有很多同事我還不認識,所以只能靜觀其變,希望事件能盡快落幕。我是多麼希望工會在這件事情上能發揮調和鼎鼐的功能和角色,協力化解校內的紛爭,早日讓校園恢復平靜,可惜我不僅沒看到,反而是治絲益棼。
人都勸我,不要涉入其中,這事件原本就與我八竿子打不著,無奈這命運的齒輪讓不該來的還是來了,如果這是我生命中的劫數,我也只能坦然面對,如果不是,或許就是我來這裡的使命之一,〈撥亂反正〉!相信一切都是上天在冥冥之中的安排,也會是最好的安排!
孟子云:「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我是用生命守護分校的這塊招牌,如果你們也能夠像我一樣用這份心思愛護岡山國小的校譽,今天事情的發展當不至於此。收手吧!當真相一一浮現,事件本身並不像你們所導向的那樣不堪聞問,愈來愈多人願意站出來發表不同看法,風向變了,輿情開始反轉時,只怕過往偏激的言論終將遭到反噬,到時候受傷的可能是你們,這結果我並不樂見,我是多麼希望你們也能安然度過這次的危機,畢竟大家同事一場,曾經是充滿熱忱,一起為教育打拼的好夥伴!請將全部心力放在在孩子們身上,回到我們踏入杏壇的初衷,但願現在回頭為時未晚。
最後我想引用清代納蘭容若的詩句共勉:「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且放下心中的負面能量與情緒,不要再被仇恨的心蒙蔽了理智和良知!讓我們試著回到最初相識時的美好吧!
珍惜今生相遇之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