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3的文章

〔教學活動〕「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邀請您,持續為國產雜糧復興的食育基礎扎根!(2013-8-27)

「咱糧學堂」-國產雜糧復興之校園勸學計畫 ◎ 緣起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簡稱全教總)在2011年與「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合作推動校園「麥田見學」;並於2012年擴大為「豆麥見學」,兩年來號召了八十餘所學校、師生超過3500位參與培育計畫,紮實地為台灣「食育」播下希望的種子,深獲產業、官方與學界的期待與好評。 「糧食安全」為國家安全的重要環節,2011年5月11日糧食安全會議決議:2020年提升糧食自給率目標至40%。雖然政府在2012年12月推動「活化休耕地中程計畫」,將小麥、大豆、玉米等作物納入獎勵契做補助,但仍習以好大喜功與不切實際的灑錢措施,實無助糧食自給率的提昇,且對極度重要的「食育」的基礎工程更是付之闕如。而教育部對於校園營養午餐「地產地消」的落實,更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旁觀心態,令教師與家長團體深感失望。 面對我們「碗中未來」的危機,「全教總」決持續響應「喜願共合國」(喜願社區農業營生群組)在國產雜糧復興運動的努力,全教總將透過全國各縣市教師工會,鼓勵學校師生參與「咱糧學員」的培育,實際在校園種植「小麥」、「大豆」、「芝麻」、「蕎麥」等作物,透過校園實作與產地見學,具體落實「農村即學堂」的概念。 今年「全教總」為有效蓄積「食育」的教學能量,更以「任務編組」專責窗口承辦「咱糧學堂」的學務工作,擴大「食育」教學交流,期中將邀請參與學校團隊分享經驗,並鼓勵老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向各地農民學習與致敬;農友就是最好的老師,農作物就是最好的教具,作物成長過程的觀察就是最好的教案;我們真誠地邀請妳(你)參與並真實感受這一段永生難忘的喜樂學程。 ◎ 計畫內容 計畫名稱: 「咱糧學堂」-國產雜糧復興之校園勸學計畫 主辦單位: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喜願共合國(喜願社區協力農業營生群組) 協力單位: 聯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農村發展基金會、無基改農區推動聯盟、台中農改場(邀請中)、台南農改場(邀請中)、高雄農改場(邀請中)、名豐豆腐、豆之味豆腐坊、美可食品、台灣優格食品、上下游新聞市集、台南安定區農會、台南將軍區農會。 活動期間: 2013年9月~2014年3月 活動內容: 帶領小朋友從 小麥、大豆、芝麻、蕎麥 等雜糧的整地、施肥、播植、病蟲害觀察、日常管理,到熟稔收割、脫粒與保護種子。並適時探討基改種子的風險,且可安排至鄰近種植雜糧的農友

〔政策議題〕將「體諒」當「應該」,教育局不要欺人太甚! (2013-8-22)

將「體諒」當「應該」,教育局不要欺人太甚!  8月21日,教育局正式行文(高市教健字第10235194200號函)各國中小及幼兒園,確定 「102學年度起,停止導師午餐補助費」 。          事實上,自從政府辦理學生營養午餐以來,基層教師出於對「學生用餐安全、用餐習慣」的關懷與責任感,並體諒政府的財政困難,皆不計代價勉力協助進行午餐指導;而之前政府補助國中小導師午餐費,表達對「教師辛勞及時間付出」的感謝,基層教師也感受到政府的誠意;因此願意共體時艱,不與政府計較工作條件。如今,政府決定取消補助,但卻說「午餐指導是導師的法定工作」、「導師費已包含午餐指導」;硬把老師的「體諒」當成「應該」,令基層教師既傷心又不平!         如果真的是財政無著,要取消補助,並能懇切說明,以求取諒解;相信基層教師也能心平氣和。但政府卻一句「導師費已包含午餐指導工作」,好像導師吃了教育局補助款的午餐,理當善盡午餐指導之責。這邏輯實在令人氣憤!         教育局的公文是這麼說的:「教育部101年2月21日臺國(四)字第1010024770號函送之『研商兼任代理代課教師校外補習家教、國小教師交通導護及導師用餐指導費等議題會議紀錄』,其中有關『國民中小學導師用餐指導經費相關問題』,經決議略以:『二、…基於使用者付費,參加午餐的教職員工均應繳交午餐費…。三、鑑於生活教育及品德教育為國民教育之核心內容,指導學生午餐經決議認為以歸列為導師工作事項為原則…導師費已含括午餐指導工作…。』」還說:「…教育部調高導師費並函示導師費已含括午餐指導工作,…」。         請問教育局:到底有哪一條法律規定「導師費已含括午餐指導工作」?         事實上,前述的會議記錄中,教育部已明白指出: 「 學校之午餐時間是否為教師工作內容,可依法訂於聘約或透過校務會議於導師之工作內容等相關辦法中訂定 」 ;因此,「導師費是否已含括午餐指導工作」、「學校之午餐時間是否為教師工作內容」,並不是一紙公文或會議記錄就可以決定。         在會議記錄中,還有一項關於全教會的重要聲明,在決議的最後:         「 另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提附帶意見如次: 『 國中小導師對於學生用餐安全、用餐習慣之關懷,願意在被限制用餐時間、地點、內容之下,指導學生午餐,至於其成本可納為工作條件,由縣市提供

〔政策議題〕「24小時專線電話」烏龍公文,已請教育局更正 (2013-8-9)

「24小時專線電話」烏龍公文,已請教育局更正 前天(8/7),本會接到會員反映,學校收到教育局公文(高市教健字第10234771400號函),要求各校「設置24小時聯絡專線電話,並以書面方式告知消費者,俾緊急連絡之用」( 附件1 );說明則依據教育部102年7月25日臺教文(三)字第1020112824號函辦理( 附件2 )。本會立即與教育部承辦人查證,也同步請全教總向教育部及立委楊瓊瓔查詢,所得回覆皆為「 所謂專線電話,在要求辦理留學服務之業者設置,而非針對學校 」。確認教育局所發為【烏龍公文】,本會立即要求教育局儘速發文更正,以免造成學校困擾!今天,教育局更正公文已發出( 附件3 )。

〔政策議題〕校長退休不是災難,全教總要求建立名實相符的校長遴選制度 (2013-8-6)

【1020802全教總新聞稿】 校長退休不是災難,全教總要求建立名實相符的校長遴選制度          國語日報今天在頭版以「校務難推動,有校長不到50歲退休」為標題報導校長搶退休情形,針對國語日報本則新聞之處理方式,以及所謂校長搶退休問題,全教總表達以下看法。          首先,媒體報導應以專業為本:          所稱校長搶退一事,其實並非新聞,過往幾年只要有相關新聞事件,例如,國中小課稅、校長弊案頻傳、退休制度改革等,均會衍生校長搶退休的報導,惟觀諸國語日報今日之報導內容,不僅沒有記者署名,內容亦無新意。尤為可議者,整篇報導僅採訪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一人,針對薛某指稱「校長根本無法指揮教師,想請教師專業進修,或處理不適任教師,都困難重重」等片面說法,亦未能採訪相對團體說法,有違新聞專業 。         其次,全教總對所謂校長退休潮的看法:         歸納薛春光理事長對所謂校長退休潮的看法,其實也全無新解,不外是歸咎校長遴選制度、抱怨校長「無法指揮教師」、無力處理不適任教師等。         薛理事長這些說法,與此前有關校長有責無權、赤手空拳、不受尊重、校園民主脫序、厭惡與教師工會協商等,其實沒有兩樣,我們對於校長協會領導人屢屢提出這些有違教育專業與民主理念的說法,感到不可思議。         事實上,校長身為一校首長,明明可以召集主持校務會議、教師評審委員會暨其他相關委員會、校長還具有直接任命各處室主任之權、教師成績考核的覆核權與逕核權、依法提報不適任教師之權,到底哪裡有責無權?也難怪屢屢傳出校長不諳會議程序、無力處理不適任教師、違法任用私人情事。          至於將校長退休與校長遴選連結,更完全與事實不符,眾所周知,校長遴選制度早已徒具形式,只有比例極低的校長無法通過遴選,應該要問的是,校長何以如此排斥回任教師?想要「指揮教師」的校長,是否具有教學專業能力?是否有帶領行政團隊的能力?遇到問題與挑戰就選擇退休了事的校長,又帶給教育界什麼意義?         其實,目前中小學校長提前退休,除了有難以適應校園民主與教育生態的問題,更多的其實純粹是經濟因素的考量,諸如,課稅因素、五五優退專案、轉進私校擔任主管等,不一而足。         全教總認為,校長退休不會是教育災難,更有意義的討論應該是,如何提升校長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