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班傳心法,親師齊聚沐春風 本週二(1/21),由高雄市教師會及高雄市各級學校家長會長協會共同主辦、高雄市中小學校長協會協辦的「2025親師共好教育論壇暨基地班分享會」在鳳山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登場;上午場是關於「學習落差」及「情緒教育」的主題論壇( 參見報導 ),下午場則是高雄市8個「基地班」的成果分享。 本次活動隸屬於一個由教育部指導、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全教會)主持的「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總體計畫」~這個由全教會建構9年的「教師自主專業發展體系」,其核心就是散布在全國各中小學的教師專業社群(每個社群都以「基地班」為名);而這次進行成果分享的,便是高雄市25個「基地班」的其中8個。 之所以稱「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社群」,關鍵就在「自主」二字;其特色在於:每個社群(「基地班」)都是教師自發成立,並自主運作的,讓教師的專業發展充分符合教師此時此地的需求;於是,「令人驚艷的發展成果」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第一個分享的是「河濱國小附設幼兒園基地班」,其特色就在「全園參加」,整個團隊呈現出「三人同心其利斷金」的氣勢;而發展歷程更展現真正的教育專業~透過持續的「共備觀議課」,逐漸由「課程教學的精進」,到「幼兒學習歷程的因應」,進而「解決幼兒的學習落差」,令在場人員同聲喝采! 第二個分享的是個「跨校、跨領域基地班」,成員分屬不同學校、不同領域;其發展主題是所有教學領域皆可運用的「薩提爾模式」~透過探索自己和學生的「冰山」,了解彼此的「感受」、「觀點」、「期待」與「渴望」,並透過「鬆動規條、釐清盲點」等方式,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因基地班運作而成為彼此心靈捕手,進而創造不一樣的師生互動,「師生共好基地班」的歷程令人動容! 下個分享的「跨校歷史基地班」,共有來自高雄、屏東、台南約15~20位國中歷史老師。這群包括不同世代老師的聚合,真正體現「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遠」這句箴言。團隊中雖有不少本身是國教輔導團的團員、甚至還有作家,但卻人人好學,又樂於互相提攜,在持續綿密的專題增能、走讀踏查以及共備觀議課中,形成亦師亦友的夥伴關係,也成就了教學專業的提昇。 接下來的也是「跨校基地班」,由高中自然科老師(1位化學老師和4位物理老師)所組成。這個名為「高雄跨校自然共備基地班」的團隊,實在可以獲得「驚奇超人」的稱號;過去幾年,他們不但持續進行共備、公開觀課(也曾挑戰「同課異構」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