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從「基地」出發》系列報導-155-
生活中的思辨 讓溝通無障礙
2025-01-15高雄閱讀閱勝利基地班走訪紀實
這一期新加入「全教會專業發展支持系統」的「閱讀閱勝利」基地班,是由六位導師所組成。
雖然同為導師,也皆教授國語文科目,但因分屬不同學年,孩子也就各有不同的需求,在此狀況下,如何建立縱向的相關課程,就是基地班夥伴所關心的重點。
由於108課綱強調素養、重視閱讀理解且需要融會貫通,因此,夥伴們也希望能夠透過專業對話、共備,帶領學生進行「以課程為主,閱讀課外閱讀教材為輔」的主題式閱讀活動。期待在提供不同課程的學習機會之後,能提高孩子們的閱讀意願、培養整合資訊能力及提升表達能力。
這一次聚會,已是本學期的最後一次,在期末繁忙的工作壓力下,夥伴仍特意排除萬難,邀請港和國小劉育豪老師分享「班級辯論課程實作」,為大家增能。基地班夥伴更是秉持「「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廣邀實習老師及校內其他同仁共同參與,讓增能的效益發揮到極致。育豪老師從提問「你希望教出怎樣的學生」開始,帶領老師們「思考」自己與教學、學生的關係,而當幾個主要關鍵特質「思辨、同理心、自主學習」出現後,再帶入課程主軸--「運用辯論開啟孩子關心社會,有話好說」,整個打通夥伴們的任督二脈,原來,一點點的課程改變,就可以讓孩子的成長樣貌產生變化。孩子開始關心生活的周遭情境,同時更藉由辯論表達之方式,訓練孩子「不以情緒用語來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之口語表達能力。而生活中實際發生的困擾,其實都可以拿來辯論,如,學校是否應該有福利社、取消月考、帶3C產品到校、自己買午餐……,各式各樣不一而足。講師同時帶來一本繪本「團體生活是什麼?」(法國教育部推薦「培養孩子邏輯思考的最佳讀物」)提供夥伴們參考,或許「以討論來教學」可以透過對話與討論,讓孩子更有創造力與探索精神。
即使進入學期的尾聲,但學習永遠不停歇,「閱讀閱勝利」基地班帶著對課程設計的更多發想,準備進入下一階段的討論與運作,帶領孩子從生活中開始思辨,讓彼此的溝通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