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23-03-27〔政策議題〕財政大好,卻對「弱勢中的弱勢」動手?

財政大好,卻對「弱勢中的弱勢」動手?

3月23日,一場僅有四所特殊學校行政主管及教育局主管科出席的會議裡,經過一番爭論,決議了高雄市內四所特殊教育學校的「班級人數」調整案~除學前、國小、國中部仍維持原人數外,高職部班級人數提高1人;拍板定案後,隨即發出全市「高中職教師超額、缺額」通知。

由於融合教育的普及,如今在特殊學校的主要是障礙程度最嚴重的學生,甚至多數有多重障礙;常常一名輪椅生就需要一個人力照顧,有些學生有嚴重情緒與行為問題,攻擊或自傷問題更需要有隨時處理的團隊,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作為一個講究文明的已開發國家,國家應該提供這些身心障礙學生更個別化及精緻化的教育服務,而教育服務的主力是教師。

在「特教助理員」人力始終未給足的情況下,「提高班級人數」不但增加教師負擔,更直接影響學生的受教品質,造成教師因分身乏術導致學生發生意外的風險提高。此外,「提高班級人數」也造成特教學校減班、教師超額,教師工作條件惡化。

如此一個影響特教生受教品質、增加學生意外風險、影響教師工作條件的政策,竟然沒有教師代表、家長代表、或者特教專家學者參與討論,而是要如此的「保密到家」?這其中到底透露出什麼訊息?

多年來,本市的特殊教育學校班級學生人數一直維持在「學前6人、國小6人、國中8人、高職8人」的水準,從只有北、高二個直轄市的年代,到現在的六都,在全國的「班級人數」排名,高雄市始終維持在中段班(註:根據110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全國平均數為每班7.35人)。

這二年,由於本會的爭取,本市的特教資源班生師比降低了(法規),每班的業務費也提高了(公文);當大家以為高雄市的整體特教處境正在向上提昇的時候,為什麼教育局卻突然揮刀砍向特殊學校?

為什麼當財政部宣布「高雄市去(111)年前十一個月的總稅收突破三千億元,創歷史新高,成長率居六都之冠」的此刻,卻同時傳出「特殊學校的班級人數被要求提高」的消息。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明明高雄市政府的財政狀況大好,卻竟然對「弱勢中的弱勢者」動手,試圖搶走本就不足的資源?請問陳其邁市長,這到底是什麼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