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工會不甩「 友善職場 」?! 主張教職員工子女錄取公幼順位下降! 「友善職場」是本會長期主張,更是工會運作的基本精神,其中「友善托育」則是職場中最受到重視的事之一。想不到在會議中,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代表不顧教職員工需求,以「社會觀感」反對本會的主張;結果造成明年公立幼兒園教職員工子女的錄取順位下降。產業工會代表「教師社經地位高,不一定會有就讀需求」的論調,就像站在雲端看學校,完全不了解基層的痛苦,完全站在教職員工的對立面。 請問基層的教職員工夥伴,「這樣的工會,還要加入嗎?」 ------ 長期以來,由於高雄市公幼「僧多粥少」,公幼的招生辦法都訂有錄取之優先順位;在很長一段時間,「本校(園)教職員工子女」都列在優先錄取的第 3 順位(第 1 順位為「法定需協助幼兒」,第 2 順位為「社會局安置幼兒」),與另外 4 類身份(輕度障礙、單親、有兄姊在校 / 園、 3 胞胎)並列。 但去( 108 )年,在本會爭取下,確定教育局將大幅增設公幼(預定 3 年內增設 202 班),本會認為也該為「學校教職員工子女」爭取入園機會;於是,在教育局召開的「 109 學年本市公立幼兒園招生事宜會議」,本會代表便以「友善職場托育」為由進行爭取;最後爭取到「 校(園)內教職員工子女身分提前至第 2 順位,但依核定班級數每班 1 名,名額不足時,先招收『園內』教職員工子女,再招收『校內』教職員工子女 。 未錄取者將以一般生身分參與抽籤 。 」 然而,今( 109 )年的招生過程發現,「限制每班 1 名」卻造成不少學校困擾,因為有需求的教職員工常超過限額,「如何分配限額」就令學校十分為難,令人感到政策的為德不卒。 於是,日前召開的「 110 學年本市公立幼兒園招生事宜會議」,本會代表便再度提出訴求,爭取廢除「每班 1 名」的限制,最後爭取的結果是:「 校(園)內教職員工子女身分改至第 3 順位,但列入「就近入園」身份,且不限制名額。 」(見 會議報告 )而爭取過程相當戲劇化。 其實,本會代表原本的訴求是「 校(園)內教職員工子女身分為第 2 順位,且不限制名額。 」討論開始時,本來大家對本會代表的說明(友善職場)都表示認同,眼看就要通過;這時,產業工會的代表張錦靜卻發言說什麼「教師如果維持第 2 順位會有觀感不佳的問題」,引起另一位家長代表的附和;於是在眾人的尷尬荒亂中,通過了...